来源:人气:190更新:2025-08-07 22:00:11
当前,暑期档热度正盛,《南京照相馆》票房已超18亿元,《东极岛》首映好评如潮。随着两部影片制作细节的逐步公开,江苏省及无锡市所提供的配套服务与扶持政策开始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不仅是江苏和无锡,今年3月以来,各地纷纷紧抓“政策机遇窗口”,在服务、资金、资源等方面齐头并进,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电影生态环境。
从中宣部电影局主办的“2025青年剧作计划”落地无锡,到浙江启动3亿元的“之江潮”杯文化奖评选,从山东“年度项目年内兑现”的阶梯式扶持,到重庆、青岛、厦门等地对尖端技术和基地园区的高额奖补……条条款款,皆为了帮影人影片降本增效,最终实现“政策育作品、作品催集群”的良性循环。
01
服务上
园区企业集聚愈发便利,虚拟影棚建设门槛更低
今年年初,在江苏省电影局的牵头下,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扬州影视基地、昆山数字梦工场、常州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无锡锡西文化创意产业园5家基地联手组建“江苏电影基地合作联盟”,通过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整合江苏省优质影视产业资源,打造影视产业链闭环。
4月,无锡发布影视产业新政,对影视园区基地及入驻企业给予多项补贴,对电影产业集聚区按年新增入驻影视企业数、首次进入规上文化服务业影视企业数等指标,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南京照相馆》的第一出品方中影(无锡)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就落户于锡西文创园,这也是其落户无锡后的首部作品。江苏锡西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斌表示,中影(无锡)项目落地惠山区钱桥街道时,当地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加速落地,从签约到完成营业执照异地申领仅用3天。
影片上映后,观众前往《南京照相馆》拍摄地参观
将于8月8日全国公映、取材自83年前中国渔民冒死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的影片《东极岛》,直接受益于“江苏电影基地合作联盟”。该片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拍摄两个多月;锡西文创园联合无锡市惠山区区委、区政府特批3万平米临时建设用地搭建“里斯本丸”号场景;关键水戏部分依托扬州影视基地的专业水上拍摄设施完成。这种跨基地、跨区域的资源整合,显著提升了影片制作效率与成片品质,逼真复刻了瞬息万变、危机四伏的海洋环境,也将这场跨越80年的生命救援呈现得惊心动魄。
《东极岛》水景拍摄现场
在《南京照相馆》和《东极岛》令无锡广受关注之前,“流浪地球”系列已让青岛东方影都声名鹊起。为《流浪地球2》提供置景道具的海好影视和永誉传媒,参与特效化妆的末那众合,制作特殊道具的希娜魔夫,负责现场调色、视频管理、云直播拍摄的三界影业,协助电影预演拍摄的灵山科技等均集聚于此。青岛东方影都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内影视产业链配套企业已超800家,“剧组不出园区即可对接行业顶级供应商。”
4月,《流浪地球3》于青岛东方影都开机,在其5号摄影棚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虚拟拍摄。同月,青岛扶持政策再度加码:对新获国家电影专项资金支持的基地(园区)最高扶持1000万元,对新获该资金支持的项目最高扶持200万元。
《流浪地球3》在青岛东方影都开机
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知名度则由“哪吒”系列打响。可可豆动画是该园区的首批入驻企业,其周边步行10分钟内汇聚着负责《哪吒2》中“申公豹”角色的千鸟动画、制作“哪吒撕裂重生”等场景特效的墨境天合,以及该片发行方之一自在境界。
坐落于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可可豆动画
今年5月,成都市出台新政,加大园区企业扶持力度:对新设影视类创投企业最高奖励5000万元,对建设运营高科技摄影棚或实景场地的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
重庆则在虚拟拍摄领域发力。在今年5月获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奖的中国影片《狂野时代》,有30%的虚拟拍摄在重庆永川科技片场一期完成。7月,在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开幕式上,目前亚洲空间最大、亮度最高、标准最优的重庆永川科技片场二期虚拟拍摄棚正式亮相。
重庆永川科技片场的虚拟摄影棚
同时,重庆市在政策中宣布,对引进应用高精尖影视技术设备的企业最高补贴600万元,对影视高科技研发生产企业最高补贴500万元,持续强化影视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无论是江苏的区域协作、青岛的产业链生态,还是成都的项目集群孵化、重庆的尖端技术突破,政府的目标都不再局限于短期的产业补贴,而是逐步上升为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塑造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投资。
02
资金上
省区市县多级叠加进一步放大扶持力度
过去的四个月间,各省区市还积极运用“政策杠杆”,助推优质电影项目落地生根,虽细节各有侧重,但其核心逻辑清晰可见: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强化各级政策的叠加效应,力求精准扶持。
江西省分阶段的扶持奖金覆盖电影票房、国内权威奖项及国际电影节三大领域,一部电影最多可获得1720万元资助和奖励;广东省对前期创作最高扶持可达2000万元,且可叠加后期奖励,省市区县的扶持政策允许多级叠加;山东省在4月和7月两次更新政策,“在目前的政策力度下,省市区(县)三级叠加,单个项目最高扶持超过4500万元。”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程守田介绍道,“我们坚持年度项目年内兑现,每年11月份组织申报,年底前扶持资金拨付到位。”
重庆市在4月宣布对电影项目提供最高1500万元的资助,对电影项目获奖最高奖励400万元,并在7月升级政策,针对本地出品影片票房破1亿即奖200万元,此后每多1亿元加奖100万元,最高可奖励800万元。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管洪表示,全国立项项目赴渝拍摄制作,其拍摄阶段服务费和后期技术服务费最高可获35%的补助。
《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
发布现场
此外,辽宁省奖励“辽宁出品”的优秀中小成本院线影片每部最高100万元,对在当地企业领衔创作的“大作大片”最高奖励500万元。厦门市对当地企业作为第一出品单位的电影作品每部最高奖励100万元,对入选国家和省市重点支持的影视作品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对获国内奖项的项目最高奖励300万元。
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杨利景
介绍辽宁省电影扶持政策
除了直接对项目进行资金奖补,许多省市还通过专项活动、设立基金等综合政策,多维度支持电影创作。
今年1月,江苏省在“2025江苏电影再出发”活动上宣布,在延续既有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每年拟重点资助约10部省级重点影片。3月,浙江省在保持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原有资助规模的基础上,启动了总奖金3亿元的首届“之江潮”杯文化奖评选,对包含电影项目在内的各类文艺精品给予重奖。6月,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公布了今年首批资助项目名单,《三岔口》《轻于鸿毛》等10个电影剧本获得资助,《笑解迷心》《余烬》等8个电影项目获得摄制资助。7月下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了2026年度文艺扶持激励资金项目征集工作,面向全国征集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创作项目,经评审后给予扶持和奖励。
密集出台的政策,不仅为影片影企带来了资金“及时雨”,更彰显着地方打造影视高地的坚定决心。
03
资源上
新人计划、创投平台加速实现项目选拔和产业对接
也是在过去四个月里,第十九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评选揭晓,49部剧本荣膺表彰;9位影人入选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10部喜剧剧本得到了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提供的扶持资金……随着一批批新人新作崭露头角,中国电影的青春力量正在各地精心搭建的扶持体系中孕育、生长、破土而出。
5月下旬,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上,第二十届“夏衍杯”剧本征集同步启动,计划优选出优秀电影剧本3部(每部扶持20万元)、创意电影剧本5部(每部10万元)、成长电影剧本7部(每部5万元),国家电影专资还将支持重点制片基地对入选剧本的影片后期制作予以资助。
第二十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启动
进入6月至7月间,中宣部电影局电影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项目——“2025全国青年剧作计划”,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繁星计划”,湖南省电影局主办、潇湘电影集团承办的首届“田汉杯”剧本征集评选活动,以及由陕西省电影局、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主办的“陕影星河计划——2025年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先后完成征集,进入评选阶段。
2025全国青年剧作计划启动暨无锡电影产业政策发布现场
目前,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成都电影集团等单位联合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指挥部发起的中国(成都)电影推优扶持计划,以及第七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青椰计划”长片创投会正在征集中。中国影协、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和绍兴市上虞区政府联合发起的“谢晋青年电影扶持计划”也于8月2日启动了第二届项目征集。
发掘优秀作品的同时,对青年电影人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7月上旬,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2025青葱创投会上,郭茂伟、缪吉娜、崔书铭等第九届青葱计划十强项目创作者进行了路演阐述和项目洽谈。7月中旬,中国电影家协会、厦门市电影局联合中国电影高校联盟推出的金鸡创投“学子计划”进入评选阶段。“学子计划”发起人、导演黄建新表示,将通过高校联盟直推与社会征集评选双渠道选拔,为电影产业输送具备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青年人才。
第九届青葱计划十强路演现场
从杭州的“夏衍杯”到湖南的“田汉杯”,从中宣部电影局的“2025全国青年剧作计划”到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青葱计划”,再到各地蓬勃兴起的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这些精心构筑的平台,不仅照亮了年轻创作者的名字和梦想,也指向着更具活力、更富创新、人才辈出的中国电影产业未来。
Copyright © 2009-2025